沐浴時代春風 放飛青春夢想
——讀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有感
山西省沁縣支行 魏宏勛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?!读暯降钠吣曛鄽q月》以簡單樸實的采訪實錄,勾勒出習近平總書記40多年前在梁家河的珍貴記憶,描繪出他從意氣風發(fā)學生到辛苦勞作農民的成長歷程。我從字里行間伴隨著習總書記走完了他的長征之路,感受到榜樣的力量,明確人生奮斗目標,找到了青春的答案。
艱難困苦 玉汝于成
在陜北嚴苛的自然條件里,尋找到的青春答案是“雄才多磨難,紈绔少偉男?!敝嗖尻牭哪甏?,習近平總書記正承受著因父母政治狀況、家庭出身等原因造成的精神壓力與物質極度匱乏的雙重重擔。但他從不對自己的境遇感到不公,而是很快融入到農村新環(huán)境,闖過了跳蚤關、飲食關、勞動關和思想關。在自然環(huán)境嚴酷的陜北,他度過了自己的七年青春歲月,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成為群眾眼里的壯勞力、好后生。他不再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猶豫和彷徨,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勞動中,逐漸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。
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(fā)
在知青窯昏暗的煤油燈下,尋找到的青春答案是“書味在胸中,甘于飲陳酒?!比リ儽辈尻?,習總書記只帶了兩個裝滿書的行李箱。在陜北七年,無論日常的體力勞動多忙多累,他在梁家河從來沒有放棄讀書和思考,始終堅持苦讀深思,碰到喜歡看的書,就要看完,遇到不懂的事情,就要仔細研究透徹。這種勤學善思的習慣,讓習總書記積淀了豐厚的文化修養(yǎng)和理論素養(yǎng)。從基層工作到如今在各類會議上對一些詞句的信手拈來、發(fā)言講話的旁征博引,體現(xiàn)出習總書記已經將讀書學習當成了一種工作責任、一種生活態(tài)度。
善思善變 修德明鑒
在一次次踏上學習調研的路途上,尋找到的青春答案是“萬事須己運,他得非我賢?!绷暱倳浽趽未逯螅彩掠H力親為,在當時較為死板的制度體制下,不局限于現(xiàn)有的生產生活方式,而是善于思考變通,大膽提出了很多與眾不同的想法。辦鐵業(yè)社、辦縫紉社、開磨坊,這些新鮮做法的實施,極大程度上解決了當?shù)厝嗣袢罕姷纳钚枨?。即使是在修筑堤壩位置與群眾有不一樣想法的情況下,青年習近平也能做到堅持問題導向,以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為綱,用公正公開的方式,無私奉獻的精神換取群眾的支持和信任。
黎元為本 固根守魂
在梁家河樸實的人民群眾中,尋找到的青春答案是“星火起惶惶,魚水勇赴湯?!绷暱倳浽诹杭液优c民眾同甘共苦、水乳交融的七年,讓他深知基層人民的所思所想、所需所求,讓他深刻認識到人心是最大的政治。他感恩梁家河淳樸的村民不因自己父母在政治上的問題,而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,而是毫無保留的接受他、尊重他,甚至保護他、愛護他。他認為是梁家河的鄉(xiāng)親培育了他,因此無論在當知青還是大隊書記,他都稱自己為農民,將人民利益的實現(xiàn)當成自己的頭等大事。天下之大、黎元為先,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信念,深刻體現(xiàn)出習總書記的偉大情懷。
作為農發(fā)行的青年員工,習總書記的奮斗史就是我們一面自省自評的鏡子,他用七年青春歲月告訴我們,成才的路上要有吃苦耐勞的品質、勤學善思的態(tài)度、知行合一的能力和愛國愛民的情懷。金一南在《苦難輝煌》中這樣形容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:“那是一個你年紀輕輕就干大事,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時代。無一人老態(tài)龍鐘,無一人德高望重。無一人切磋長壽、研究保養(yǎng)。需要熱血的時代,便只能是年輕人的時代。”我們雖然長于和樂之家、安于平穩(wěn)盛世,但農發(fā)行所肩負的支農為國、立行為民的崇高使命仍對我們工作、學習、作風提出了更高要求,我們理應屹立于高質量發(fā)展浪潮之中,扎根于服務“三農”土壤,沐浴時代春風,放飛青春夢想!